项目展示

铁岭搂大席:盛满乡情的 “连吃带拿”,明年还要这口热乎!

清晨五点的铁岭大甸子镇,羊汤老街的红泥小灶已升起袅袅炊烟。200 张木桌沿街排开,陶瓮里翻腾的羊汤咕嘟作响,乳白汤汁裹挟着羊肉的鲜香漫过半条街巷 —— 这是第二十届铁岭羊汤文化旅游季的 “千人流水席” 现场,也是我解锁 “搂大席” 快乐密码的开始。

刚进街口就被热心大娘拉到桌边:“新来的吧?快坐!头悠席刚开,羊汤管够!” 桌上搪瓷碗里的大甸子羊汤还冒着热气,撒上葱花胡椒搅匀,喝一口暖到脚心。正咂摸滋味时,穿蓝布围裙的师傅端来大盘调兵山扒肘子,红亮的肘子皮颤巍巍晃着,用筷子轻轻一挑就脱了骨,肥膘入口即化,瘦肉吸足了老汤的咸香。隔壁桌的大哥笑着教我:“吃大席得懂规矩,先啃肘子再喝汤,最后留着肚子装‘折菜’!”

所谓 “折菜”,就是铁岭人 “连吃带拿” 的硬核浪漫。宴席过半,穿碎花袄的婶子们就捧着不锈钢饭盒围过来,东家大嫂举着塑料袋热情招呼:“把这盘溜肉段装上!黑猪肉做的,凉了回锅更香!” 原来在铁岭,宴席剩菜打包是对主人家的最高赞美 —— 象征饭菜丰足、情谊深厚。我学着把红烧肉、酸菜炖粉条往盒里码,邻座大爷乐道:“这才对喽!咱东北大席不兴虚礼,吃爽带够才算到位!”

这场宴席藏着老辈传下的智慧。穿马褂戴红袖章的 “落头忙” 大叔嗓门洪亮,指挥着小伙子们端菜撤盘:“头悠敬远客,二悠本村亲,三悠给帮忙的弟兄们留着!” 他胸前的毛巾浸着汗珠,却把每个环节安排得明明白白。厨房边的临时灶台前,老师傅正用铁锹大的锅铲翻动酸菜炖肉,蒸汽里飘着他的吆喝:“四大件不能少,鸡鱼肘子排骨全得有,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讲究!”

席间偶遇带南方女婿来 “开眼界” 的王婶,小两口正对着血肠犯迷糊。王婶麻利地夹起一块:“这是咱杀年猪的手艺,猪血调了佐料灌进肠衣,煮到用筷子能戳动才正好!” 女婿小心翼翼尝了口,眼睛瞬间亮了:“比城里饭店的 Q 弹多了!” 这一幕让我想起资料里说的,铁岭大席早已从村里的红白喜事,变成南北文化碰撞的热闹舞台。

优游ub8,优游国际ub8,优游国际平台,优游U8登录,UB8.com,UB8入口

日头过午,凉棚下的宴席仍热火朝天。孩子们捧着刚出锅的火勺追逐打闹,老人们就着羊汤唠家常,打包盒碰撞的叮当声此起彼伏。听说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宴席,如今还和非遗 “兀术宴” 结了亲,炖肉的老方子藏着金代的游牧智慧,盛菜的粗瓷碗印着新时代的文旅印记。临走时王婶塞给我满满一盒扒肘子:“明年早点来!六月的山野菜嫩,咱还在这棚底下等你!”

铁岭搂大席:盛满乡情的 “连吃带拿”,明年还要这口热乎!

回程时夕阳正染红老街的炊烟,怀里的打包盒还带着余温。忽然懂了为啥铁岭人把 “搂大席” 叫成 “赴乡情宴”—— 这里的每块肘子都炖着实在,每勺羊汤都熬着热乎,连打包带走的不仅是饭菜,更是沉甸甸的人情味。明年?必须再来这大棚底下,抢头悠的热乎羊汤,续上这没聊够的铁岭故事!

发表评论